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467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410篇
地球物理   242篇
地质学   708篇
海洋学   546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40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 retrieval algorithm of arctic sea ice concentration (SIC) based on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data of “HY-2” scanning microwave radiometer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 tie points of the brightness tempe...  相似文献   
82.
北极海冰的年代际转型与中国冻雨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璐  黄菲  周晓 《海洋学报》2015,37(11):105-117
基于1961-2013年HadISST海冰密集度资料,定义了北极海冰的季节性融冰指数,结果显示近几十年来北极季节性融冰范围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并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型,相应地,中国冻雨发生频数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但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型。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北极季节性融冰范围较小但显著增长,中国冻雨频数年际变化振幅较大,且主要受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北极季节性融冰范围维持振荡特征,没有显著的线性趋势,中国冻雨频数变化振幅减小,与北极海冰相关较弱,主要相关因子为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化;而90年代中期以后,北极海冰融化加快,特别是2007年以后,季节性融冰范围大大增加,而中国冻雨频数处于低发时段,其变化与太平洋扇区海冰及堪察加半岛附近海温呈显著负相关,季节性融冰的显著区域也从东西伯利亚海逆时针旋转向波弗特海-加拿大群岛北部扩张,同时向北极中央区扩张。不同年代影响冻雨的海温或海冰关键海区不同,产生特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响应,进而影响到我国冻雨。  相似文献   
83.
北极中央区海冰密集度与云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旭鹏  赵进平 《海洋学报》2015,37(11):92-104
本文使用海冰密集度以及低云、中云、高云的日平均数据,借助滑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北极中央区海冰密集度与云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海冰与云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春季海冰融化季节(4、5月)、秋季海冰冻结季节(10、11月),低云与海冰密集度之间表现为较好的负相关,表明在这段时间内冰区海面蒸发强烈,对低云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在10月和11月,中云与海冰密集度也有很好的负相关,表明秋季低云可以通过抬升形成中云。高云与海冰密集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原因:一方面海冰的空间分布对高云无影响,另一方面,高云主要影响到达的短波辐射,从而影响海冰的融化和冻结速度,与海冰厚度有直接显著的关系,而与海冰密集度的关系不明显。此外,在海冰密集度与低云存在较好负相关的情况下会出现某些年份相关性不好的情况,我们的研究发现这是北极中央区与周边海区发生了海冰交换或云交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
逐步回归分析在渤海海冰等级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1—2013年渤海海冰等级资料,利用最大熵谱法分析了渤海海冰等级的周期,结果表明渤海海冰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主要周期为2—7年和11年。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渤海海冰的年际变化与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及北界指数、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以及南方涛动指数都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海冰预报模型经过拟合和试预报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5.
GNSS-R海洋遥感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GNSS-R海洋遥感的发展过程、技术原理和理论模型,进一步研究了GNSS-R在海洋遥感各应用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探讨了GNSS-R海洋测风、测高、海冰监测、溢油检测和移动目标探测的技术途径,概述了GNSS-R海洋遥感监测技术所涉及的反演理论和信息提取方法,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和海洋遥感的应用需要,提出今后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6.
冰激直立腿海洋平台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渤海特殊环境条件与油藏分布决定了该海域导管架油气平台属于典型的柔性抗冰结构。多年现场观测发现,该类结构存在显著的冰激振动现象。冰振不仅能激起较大的甲板加速度响应,还会引起明显的导管架管节点交变应力。在结构设计与安全保障中进行疲劳分析及寿命估计是必要的。对于直立腿抗冰结构,精确的冰激疲劳寿命计算方法还不成熟。基于多年的现场监测,首先分析了冰与直立腿抗冰结构相互作用过程;其次,提出了冰激直立腿平台的疲劳寿命分析流程;最后,选取渤海某典型直立腿平台,利用ANSYS数值模拟,对比了稳态冰力和随机冰力下结构的疲劳损伤,进而计算出疲劳寿命。本研究为寒区柔性结构抗冰设计与安全保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
马龙 《国土资源遥感》2011,22(1):115-117
NASA开发的MODIS海冰产品可提供全球范围的海冰分布和冰表温度信息,但将其直接用于局地和区域海冰监测时,其精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以辽东湾冬季海冰监测为例,对MODIS海冰产品进行了分析,发现该产品将区域内绝大部分海冰标识为云.根据NASA的海冰算法,利用反射率和冰表温度(Ice Surface Temperatur...  相似文献   
88.
Partial pressure of CO2 in equilibrium with sample water (pCO2) for the coastal water in the Chukchi Sea was continuously observed in summer, 2008. Average daily CO2 flux calculated from the pCO2 and gas transfer coefficients ranged from −0.144 to −0.0701 g C m−2 day−1 depending on which gas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used. The pCO2 before the landfast ice sheets melted appeared to be highly biologically controlled based on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1) the diurnal pattern of pCO2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PPFD); (2) high chlorophyll density was observed during periods of peak uptake; and (3) the day-to-day variation in the pCO2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near-shore ice sheets. The lowest pCO2 of 35 ppm together with the highest PPFD of 1362 μmol E m−2 s−1 were observed in the afternoon on June 28 in the presence of sea ice. The very low pCO2 observed in late June was likely caused by high photosynthetic rates related to high phytoplankton densities typically observed from spring to early summer near the ice edge, and by water low in salinity and CO2 released by melting sea ice early in the season.  相似文献   
89.
90.
Feature tracking of orthorectified pairs of 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satellite images is used to calculate velocities for the Tasman Glacier, New Zealand (2002–2014) and the Khumbu Glacier, Nepal (2001–2008). Velocitie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ablation zones of both glaciers show a long‐term decrease of ~10–20%, while the terminus of Khumbu Glacier has remained near stagnation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In contrast, there has been a recent acceleration of the lower terminus of Tasman Glacier, from ~5 m a–1 in 2002 to 40 m a–1 in 2014. Both of these glaciers have an extensive supraglacial debris cover across their lower ablation regions, with the Khumbu Glacier terminating on land and the Tasman Glacier terminating in a proglacial lake. The rapid recent increase in velocity of the terminus of Tasman Glacier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crease in size of its proglacial lak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complex dynamic changes that mountain valley glaciers may undergo in response to long‐term negative mass bal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